英国兼并苏陀王国:激进扩张政策
前因:卡利登战争;后果:布尔战争。

文/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

前因

卡利登战争:1865年,布尔人的奥兰治共和国,发动侵略南非土著人的卡利登战争,土著人损兵折将,为自保,只好接受英国保护。

1868年,南非土著苏陀人与英国达成协议,苏陀王国从此处于英国保护之下。

保护关系确定后,英国立即切断了苏陀的敌人,即布尔人(荷兰殖民者后裔)的武器供应,并派军队驻扎苏陀王国,以防布尔人进攻。而在随后英国主导的布尔-苏陀谈判中,英国也将大片布尔人占领的苏陀土地,重新划归苏陀人。

其实,苏陀国王莫舒舒投靠英国前,英国人跟布尔人是一伙的。当时英国跟苏陀人因土地纠纷打了起来,但英国主要军队在克里米亚战场,在南非以退守为主,所以承认布尔人独立,以换取他们的力量援助,对抗苏陀人。

苏陀国王莫舒舒

因为有英国作搭档,独立后的布尔人,开始欺负苏陀人。

第一次欺负,是为了抢占卡利登地区的土地。上千布尔士兵,在总统布兰德率领下,入侵苏陀王国。但苏陀此时拥有上万骑兵,武器也很先进,布尔人久攻不下不说,苏陀国王莫舒舒还派游击小分队,深入布尔人领地,捣毁他们的农场。布尔人被弄得人心涣散,无力进攻,纷纷回援。

布兰德总统赶紧向英国求助,英国总督史密斯,一边陈兵苏陀边界,一边写信给苏陀国王莫舒舒,声称调节苏陀和布尔人的关系。莫舒舒怕遭两面夹击,被迫把卡利登让给布尔人。

在布兰德总统治理下,布尔人的经济发展很快,需要更多土地,所以第二次大规模入侵苏陀王国。他们抢夺牲畜和粮食,为制造饥荒,把生长中的庄稼烧毁,把拖不走的牲畜杀死。

当时,苏陀国王莫舒舒即将传位给长子,但次子莫拉波也觊觎王位,就私下联系布兰德,把自己驻守的边界地区,拱手相让,为的是请布兰德帮自己争夺王位。莫舒舒本来对此很愤慨,但他担心,如果长期对峙,会被布尔人毁掉更多庄稼。

频频攻打苏陀王国的布尔人奥兰治自由邦

所以他假意认可次子的媾和条件,割让给布尔人几万平方公里土地,赔偿十几万头牲畜和上千匹战马。布尔军队满意地退去,莫舒舒赢得了时间,将庄稼收割完毕。随后,他推翻之前的议和条款,杀死新割让领土上的布尔人。布兰德被不守信用的苏陀人激怒,再次大举进攻。

莫舒舒请英国总督史密斯主持公道,但史密斯仍旧偏袒布尔人,对此置若罔闻。但莫舒舒年余八十,已无力带部队上战场。次子亲自布尔人,也指望不上,只有长子率军抵御。但因为前次战争中损失了太多粮食和牲畜,苏陀军后勤不足,无法抵挡布尔军队。布尔人长驱直下,布尔首府塔巴博修危在旦夕。

布尔人进展如此之快,让英国人大惊失色。如果塔巴博修陷落,苏陀王国将被彻底吞没。那么布尔人的势力范围,就将深入英国领土的腹地,这可不是英国愿意看到的场景。

而此时英国的情形,已经跟之前大不一样,克里米亚战争早已结束,伦敦政府支持开普敦,加大在南非的扩张。所以史密斯从英国本土申请军队支援,然后写信给莫舒舒,说要想保住苏陀王国,只能彻底臣服英国。

苏陀王国

莫舒舒已没有谈判的资本,同意将苏陀王国置于英国保护之下。英国随即派军驻扎苏陀首府,保护其安全。布尔人也被战争消耗了能量,无力跟英国叫板。只好听从英国的调停,归还第二次侵略战争中,夺取的苏陀土地。

其实除了苏陀人,英国已陆续把科萨等不少南非土著,纳入自己的保护之下。这些都标志着,克里米亚战争后的英国,在南非开始了更为激进的扩张政策,改变之前跟土著合作共存的关系,开始建立保护与被保护关系。

随着进取政策的推进,英国开始跟更多土著产生纠纷,最终跟布尔人也兵戎相见。

后果

布尔战争:1899年,逐渐成为仇敌的英国和布尔人,为争夺南非土地,发动战争,即布尔战争。

结论:不管是布尔人还是苏陀人,都是英国维持南非秩序的工具,与谁为敌,与谁合作,不是原则问题,只是利益问题。

阅读数 1.1万